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仙侠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244章 寒酸的武举

时光悄然流转,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武举的日子。′4`2`k*a^n_s,h?u?.¨c/o+m/

与文举的热闹相比,武举的场面看起来着实寒酸了许多。

林平之一一扫视,来的人不足两百人,连之前秋闱上榜的人数都比不上。

此次武举,主试衙门为兵部,主考官乃是京营总兵官,考试地点与内容规定为“于帅府考其策略,于教场内试其弓马”。

一天就可以完成,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由于秉持“先之以计谋,次之以武艺”的原则,林平之看着一同参加武举考试的众人,暗暗摇头。

真不是他以貌取人,他真心觉得第一关就可以刷下去一大票的人。

因为是弘治朝的第一次武举,兵部尚书马文升很是重视,加上老管家之前跟他汇报的事情,他特意来到帅府内亲自检阅。

京营总兵官神色威严,高声宣布道:“此次武举,先考兵法策略,再考弓箭马术。若兵法策略未能通过,便不能参加下一场考试。”

此言一出,近百考生顿时一大半脸色一白,愁云惨淡。

场上顿时哀声遍野起来。

听得外面这阵呜呜哇哇的嘈杂声,马文升不禁面露不悦之色。

主考官眼神一示意,传令官当即高声怒喝道:“肃静!肃静!!再有喧哗者,逐出考场!!”

这一喝,果然如雷霆般震慑住了考生们,他们立即安静了下来,只是大多数人脸上依旧笼罩着暗淡的神色。×齐?盛<-小&说^网?+ -e?已#发)._布??>最~/¥新?¤!章?!节÷]·

主考官分发了考卷后,就安排监考官巡视。

林平之拿到卷子一瞧,题目是以《武经》、《百将传》以及诸家兵法为基础,要求考生自行论述策略。

考场上,不断有人抓耳挠腮,面露难色,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连这些兵书的名字都未曾听闻。

有小厮将考场上这些考生的种种窘态,实时报告给了马文升。

马文升听闻后,不禁感慨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所以才要通过论策来观察他们的韬略智识,选拔出具有博断制敌之才的人。”

不出所料,第一场之后,几乎过半的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沮丧之色。

马文升得知情况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心中满是对人才匮乏的忧虑。

第二场,主考官介绍考试情况。

以古今阵势,兵器,车舟,名物,让考生进行图画描绘,贴说各注制度行使之法,通过观察他们布置、运用、变化、开合的巧妙之处,来评定成绩。

此次考试同样糊名易书,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q′s¢b^x\s?.?c,o\m¨

这一场,又刷下了约三成的人。

终于到了第三场,考生中有人露出了进场来的第一次微笑,显得自信心满满。

他们为什么来考武举,不就是仗着自身的武艺嘛。

结果,一来就要考什么策论。

还好虽然自己不怎么样,但好像别人更是惨不忍睹,现在,终于要真刀真枪地来真功夫了。

林平之看着一帮人在那摩拳擦掌的,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难道其中有深藏不露的高手??

可我听他们的气血雄浑程度,最浑厚的也就是相当于自己的四五成左右,相当于练外功的二流武者,这还不排除有的人天生体质过人。

第三场,于教场内试其弓马、刀枪,以观其引众致远、斩将夺旗之勇。

先是步射。

八十步外设置好箭垛,令众人开弓射之,射十次,中者多为胜,去掉一成的人。

这时一个背部宽厚,猿臂蜂腰的汉子走了出来。

林平之定睛一瞧,心道:“此人箭术不弱。”

常年行走江湖的人,可以通过看一个人手的老茧位置,判断出此人是使什么兵刃的。

林平之自己学了射术之后,自然也知道一个箭术不凡的人,体型应该有什么特点。

外行人会以为弓手要常年射箭,必然是手臂粗壮,虬结有力。

实际上开弓更多的是用背部的力量,故而,林平之见此人的体型,又一脸自信,便可判断他对自身的箭术很有自信。

楼烦信心十足地率先出场。

他是【神箭门】当代的门主,说是门主,其实整个门派也就剩下了两个人了,他和他的徒弟。

只因学习弓箭之术所需耗费,远比寻常习武之人要大得多,人才凋零,才落得如此境地。

为谋出路,他打算投身行伍,搏个富贵功名。

【神箭门】听起来名头响亮,其实也就是个小门派,是一些军中老卒伤退后抱团组建的,所以练得本就是用于军中的武艺。

楼烦本是山野孤儿,被他们所救教授武艺,取名为“楼烦”,意思是希望他像楚汉时期的一位神射手楼烦一样,百发百中。

果然,楼烦站定,搭箭、拉弓,动作一气呵成。

“嗖、嗖、嗖……”

开弓十次,次次正中靶心,箭箭入木三分。

“好!!”

“采!!”

引得一同的考生们喝彩不已。

马文升听到外面传来的喧哗声,招来小厮:“外面何事喧哗?”

“禀尚书,考生里有一人,十次开弓,十次命中靶心,众人喝彩。”

“喔?”马文升神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