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南宋之帝王大业 > 分章完结296

千里迢迢去燕京城,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但是李宗勉也非常清楚赵昀的性情,那就是赵昀一定会这样做的,说不定消息很快就会在诋报上面出来。

李宗勉明白乔兴家的话,理学学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但是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体力都不是很好,所以他们要早作准备,不能因为路途遥远,最后考试都无法参加。

而且科举是理学的主战场,理学学生是科举的最多的一部分,而且他们都是饱学之人,所以绝对不能错过这次燕京的第一考。

加上赵昀称帝的时机已经到了,所以燕京城明年的科举将是最重要的一场,他们绝对不能落下。

李宗勉思索了一下,索性不如组织学子们一同出发,最好是以百人为一队,雇佣上一些马车,这样也可以让学子们相互有些照应。

毕竟这些学子都是天之骄子,如此远距离的赶路,还是需要好好准备一下的。

李宗勉随后坚定地说道:“就是在燕京城举行科举,咱们江南理学学子们也一定是独霸天下,其它学说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至于刚刚光复的北方学子们,更是不值得一提。”

乔行简随后也点了点头,他也认定李宗勉的观点,在学业上面,理学学子不比别人差,加上人数众多,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必然的,虽然之前科举取士中都有意向一些其它学说倾斜,但是理学还是占据很大一部分人的。

李宗勉内心还是非常自信的,这一次一定要让证明理学的地位,正好天下刚刚光复,也可以让北方的那些就在鞑虏之手的文人明白,天下的理学中心是在江南。

乔行简此时最关心的还是迁都的事情,毕竟是迁都燕京城,还是需要好好准备一下的,但是也绝对不会是全部人员都在明年迁移过去,估计首先过去的还是中枢和军队,然后才回满满迁移。

加上赵昀身边本来就有一套完善的指挥体制,虽然都是面向军队的,但是也完全可以保证天下的运作了。

“这个李松,整天和咱们作对。”

李宗勉看到乔行简身边的诋报,然后一脸愤怒,现在诋报已经成为天下百姓必看之物了,主要的原因就是诋报的覆盖面积广大。

乔行简也对诋报的威力感到震撼,此时看到李宗勉的愤怒,然后微笑着说道:“这都是蜀王的意思,理学是要变革了。”

乔行简知道李松的背后是赵昀,赵昀对理学有些不喜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理学士子们狂妄自大的性格,就像眼前的李宗勉,认定天下为理学独尊,其它的学说都是杂说,不值得一提,天下读书人都要习理。

所以在乔行简看来,理学本来没有错,但是理学士子们的心态变了,变的天下唯我独尊,总想着让理学成为官学,将其它学说都抛弃。

李宗勉自然也清楚李松身后是赵昀,但是内心的偏见,加上李松的不满,于是在李宗勉心中,李松已经不是理学出身的人,不然怎么会攻击理学。

在李宗勉心中,鲁岳这种理学出身之人,才是理学中的翘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理学独尊,反对其它学说。

天下在变,乔行简此时也不知道将来理学的出路在那里,现在赵昀掌权之后,大大提升了官员的办公量。

之前官员都是清闲的职务,但是现在很多官员都需要忙碌到很晚才可以回家,所以之前的勾心斗角,还有学术之争也都被抛在脑后了,大家每天都在忙碌公务,不敢有任何懈怠,稍有不慎还可能丢官,甚至掉脑袋,所以就没有人闲着没事搞权力斗争了。

作品相关 第452章 巴士拉总督

济南号和益都号两艘战船在八月进入了锡兰洋,然后就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航行,这两个月的航行都是在茫茫大海上面进行的,他们直接冲过锡兰洋,进入了波斯湾,来到了巴士拉城。

济南号和益都号的到来,顿时让整个巴士拉震动了,因为他们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巨大的战船,还有就是东方人也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巨大的战船直接惊动了巴士拉的总督,总督是当年的一位阿拉伯贵族,名为慕斯达,当看到济南号和益都号之后,惊骇的慕斯达立刻调派军队准备战斗。

整个巴士拉也陷入了恐慌之中,认为是外地入侵了,但是危机很快就化解了,随着宋军派出使者,慕斯达明白这是东方来的巨大的商船,是来做生意的。

明白之后,慕斯达心中突然欢喜不已,看着巨大的海船,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不少的货物。

巴士拉是阿拉伯商人出发进入锡兰洋的通道,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他的后面就是巴格达,这里最繁华的城池。

全辉看着巴士拉城,然后又看了看地图,他知道目的已经到了,他们来到了阿拉伯帝国的腹地了,这是一次伟大的航行,他们一路上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都平安渡过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功劳就是济南号和益都号两艘巨大的海船结构坚固,让他们承受了飓风的攻击。

两艘海船雄壮的姿势,也让平静之后的巴士拉城变的热闹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