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铁血大明:我,崇祯皇帝,只手补天裂 > 第23章 来自毛文龙的偷袭

正在京城热闹不堪的时候,远在东江的毛文龙也没有老实,而是时不时地给皇太极找乐子,有事没事就给后金来一下,让后金抓也抓不到,防又防不了,搞得后金那些离东江近的部队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s-o·s^o¢x!s!w*.*c·o+m+

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毛文龙那个王八蛋喜欢半夜放炮,听着像红衣大炮的声音,搅和的他们晚上不敢睡,现在整个防守的后金怒气值已经蓄满了。

但作为当事人的毛文龙却毫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没事就给后金找乐子,但是毛文龙没有闲着,他一直在观察后金军队的状况。

在感到后金已经习惯了他的骚扰,出击时间越来越慢的时候,毛文龙知道机会来了。

崇祯元年,夜,辽东半岛南端,金州卫外海。

浓得化不开的海雾,沉沉地覆盖着墨黑的海面。没有月光,只有浪涛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而单调的呜咽。

在这片死寂的混沌里,几团更深的阴影,正随着缓慢却有力的潮涌,悄无声息地滑向海岸。这是毛文龙东江镇水营的精锐。

十余条经过特殊改装的沙船、唬船,船身涂抹了深色的泥浆和草木灰,帆樯半降,桨橹都用厚厚的麻布包裹,每一次入水、出水,都小心翼翼,几乎听不到水花声。?3~w′w·d~.¨c·o~m·

唬船全名为叭喇唬船,叭喇唬船底尖面阔,首尾一样。船底有龙骨,直透前后,每边十桨或八桨。另有风竖桅用布帆(软帆)。而在棚式结构方面,甲板以上舱室用弧形竹、苇席相盖。

而沙船是一类平底海船,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载重量大。一般记载说沙船载重量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约合五百吨到八百吨)。

每条船上,挤满了沉默的汉子。他们穿着深色的号衣,外面套着各式各样的破旧皮袄甚至渔民的蓑衣,脸上也用锅底灰涂抹得乌黑,只露出一双双的眼睛。

没有交谈,没有火光,只有粗重的呼吸和浓烈的雄性气息在狭窄的空间里弥漫,边军在压抑到极致的静默之下,等待着爆发的瞬间,沉默中弥漫着独属于边军的那种彪悍的气质,

毛文龙本人,就蹲在领头最大那条唬船的船头。此刻更像一个经验老到的海盗头子。他裹着一件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羊皮袄,身形并不魁梧,却异常精悍。′x-i\n_t/i·a!n~x`i?x_s-..c_o!m?

经过崇祯专门调集运输船建立海运专线,再加上从朝鲜要来的军粮,这群年轻的汉子脸上的菜色显著减少。

他一手按在腰间的雁翎刀上,另一只手探入冰冷的海水,感受着潮汐细微的变化。他的眼神死死锁住前方海岸线那一片模糊的、更高大的阴影轮廓——金州卫城,以及城外倚海而建、囤积着后金大军赖以支撑辽南战事的巨量粮秣的粮仓群。

“都他娘的给老子把声音憋下去喽!”毛文龙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辽东边地特有的粗粝沙哑,

“放个屁都得给老子憋回去!前面就是鞑子的粮囤子,烧了它,皇太极那老小子就得饿得啃树皮!”

回应他的,是黑暗中一片压抑的粗重喘息,还有兵器被无意识攥紧时发出的轻微金属摩擦声。这些兵,大多是辽东沦陷后逃出来的边军子弟、活不下去的矿工渔户、被后金屠了全村的复仇者。

他们在边关生生磨砺出一身剽悍、狡诈、为生存不择手段的“贼性”。他们没有朝廷优渥的粮饷,靠毛文龙带着他们在海上打野食。

但现在崇祯皇帝注意到毫无存在感的他们,给粮给钱,养活他们的一家老小,以前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有奶便是娘,谁给钱就给谁卖命。

但都说士为知己者死,虽然他们都是粗人,但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上次皇帝陛下派出自己的贴身太监深入不毛来慰问他们,他们开始有点理解毛大帅跟他们说的《秦王破阵曲》为大唐续命的故事。

他们知道即便是自己战死,崇祯和毛大帅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崇祯皇帝或许也会记住他们,现在的他们不怕死,今夜的目标,让他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都无声沸腾。

船队如同幽灵,终于贴上了预定的浅滩。没有码头,没有栈桥。毛文龙第一个无声地滑入齐腰深、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没有命令,身后的汉子们如同下饺子般纷纷跃入。冰冷的海水瞬间激得人一个哆嗦,却更让头脑清醒,杀意凝聚。

他们蹚着水,扛着用油布严密包裹的引火之物——浸透了鱼油、硫磺、硝石的棉絮草把,甚至还有几罐从佛郎机人沉船里捞出来的、刺鼻的“猛火油”,迅速而安静地向岸上摸去。

后金在粮仓外围也设了哨卡,几个包衣裹着皮袍子,缩在避风的土墙后,篝火半死不活地燃着。

但长时间的骚扰和这鬼天气,消磨了他们的警惕和锐气。当几条黑影如同鬼魅般骤然扑出时,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完整的惊呼。

噗!噗!噗!

利刃割开皮肉和气管的声音短促而沉闷,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湿黏。

一个包衣的脖子被粗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