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仙侠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218章 救人不需要理由,杀人才需要。

两日后,几人来到了汾阳县。?微^趣?小??说??? ?追}o最?新§?章>节£

在途中,林平之心中一直藏着个疑问,终于忍不住悄悄问起太渊。

“师父,祖千秋出身日月教,虽说他看起来并非为非作歹之徒,但日月教的名声向来极差,您为何会出手帮他呢?”

毕竟,日月教在江湖上恶行累累,有些还是林平之亲眼所见。

太渊神色平静,道了一句:“平之,对为师来说,救人不需要理由,杀人才需要。”

林平之:“……”

绯村剑心:“……”

两人皆是微微一怔。

汾阳地区地处晋中,有着独特的城市格局,是罕见的“五座连城”。

它由主城以及东、西、南、北四座关城环绕拱卫而成。

据说,随着人口日益增多,百姓们不得已在城外开辟生活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聚居区域。

四关城墙虽不及一些大城雄壮,但也高大厚实,甚至不少有包砖。

几百年来,汾阳城一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城,王府、书舍、庙堂、达贵、富商遍地。

还在城外的时候,太渊灵敏的嗅觉就闻到了空气中那浓郁的酒香,经久不散,此地简直是酒客的天堂。

“不愧是有【酒都】之美誉啊…”

“道长,不是我吹嘘啊…”

祖千秋眯着眼,贪婪的嗅着空气中的酒香,一脸陶醉说道:“在下喝过那么多的酒,但是这汾酒的滋味儿,一直让人难忘。??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

祖千秋摇头晃脑,整个人仿佛未饮先醉。

不过,他的脚步却异常平稳,方向也十分笃定,轻车熟路地带着众人前行,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是这儿的常客。

“城内原有西府街、府学街、太和桥街等九条街,和养济巷、豆腐巷等一十八条小巷,你都不知道那个旮旯角儿能飘出醉人的味道来…”

祖千秋边走边介绍。

眼中满是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当然了,最香醇的要数杏花村的汾酒了。”

“几位,你们可知这要酿得好酒,得需要些什么吗?”

祖千秋反倒卖起关子来。

两日相处,他发现太渊几人虽然个个本事高强,但都不是那种盛气凌人的性子,待人接物反而彬彬有礼。

是以,他说话也随意了不少。

“这个我看过一本书。”

林平之回想了下。

“《周礼》上记载了酿酒六法,即:“秫稻必齐,曲药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齐心得”。此为酒酿造法之精华。¢x_i¨a¢o+s!h~u\o,w`a!n!b_e?n¢..c,o-m′”

“不错,酿造名酒,必有绝技。”祖千秋说道,“咱就先说它的用料吧,林兄弟,大多数酒是用什么酿造的?”

“大都是用粮食谷物吧,还有些果酒是用各种水果酿的。”

“林兄弟说的是,而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祖千秋说道。

“一把抓高粱??高粱还分很多种吗??”

林平之对这方面是真的两眼一抹黑,但他又挺感兴趣的。

“那是当然。”

“还请祖兄赐教。”林平之一抱拳,虚心求教。

在他看来,遇到不懂的问题向人请教,并非什么丢面子的事。

“不敢。”祖千秋抱拳回道。

“这高粱按蓬头颜色分,有红、黑、白、黄高粱等…”

“而晋北地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二娥黄、猪抬头、棒槌红、铜锤茭、白软高粱等。晋中一带有离石黄、一把抓、娥儿黄、大红袍、大狼尾等。”

听到这些丰富的高粱种类知识,太渊也不禁听得津津有味。

他虽对世间万物见识颇广,但也非全知全能。

“这其中“一把抓”就属于优质高粱品种,这种高粱颗大、粒匀、色鲜、皮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酿出的汾酒会有一种特殊的芳香…”

祖千秋说着,忍不住又吧唧了几下嘴,显然是酒瘾被勾了起来。

“据贫道所知,好的泉水对酿酒也有益处。”太渊说道。

“道长说的极是。”祖千秋不大不小奉承了一下。

“所谓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杏花村附近有两口泉水: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以之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哈哈,听祖兄说的这般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尝尝看了。”林平之笑道。

“放心,定不会让林兄弟失望。”祖千秋指着前方说道,“喏,前面在过二三里地便是了。”

…………

余姚,王府。

王守仁正拿着一本《六韬》在研习。

诸芸玉在一旁拄着脑袋陪伴着他。

良久,王守仁放下了《六韬》,伸了个懒腰,吐纳了几次,舒缓着身体的疲惫。

“伯安要是乏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诸芸玉关切地提议道。

“嗯,也好,读书之道,也要一张一弛嘛。”王守仁说道。

“父亲写信过来了。”诸芸玉忽然说道。

王守仁身子一顿,然后又松下来,他拍了拍自己妻子的手背,动作轻柔。

“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