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仙侠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103章 上乘功夫,得意忘形

檀香氤氲中,太渊指尖轻叩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

“敢问道长,贵派三丰祖师所创太极母拳的精髓何在?“

冲虚道人白眉微蹙,沉吟道:“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

话音戛然而止,老道长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精光。

“真人莫非是指这'用意不用力'?“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练习拳法时最基础、最常见的要点罢了,强调用活劲而非死力,怎么会与太渊口中那神秘的“神意武学”有所关联呢?

太渊抚掌轻笑:“正是。在贫道看来,纵使将太极架子练得滚瓜烂熟,招式使得行云流水,若不得那一点阴阳开合的真意,终究是徒具其形。“

他指尖在茶盏边缘划过,水面顿时分出阴阳两仪之相。

“此即庄子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

冲虚道人喃喃重复道。

太渊瞧着冲虚道人的神情,继续娓娓道来:“就像一颗大树。神意为主干,招式为枝节,一味地追求精妙的招式而忘了根本的话,那可是本末倒置了。”

“道长应该看得出,贫道其实在剑法招式上并无花大量时间修习。-k/u`n.l,u^n.o*i*l,s\.¨c·o+m·”

太渊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了方才的比试上。

冲虚道人听闻,默默地点了点头。

回想起太渊刚开始时的剑法,在他这位剑术名家眼里,确实破绽百出,武当派随便一位练剑五年以上的弟子,剑招都比太渊更为精妙。

可随着交手,对方的剑术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精进。

更可怕的是,每当他寻到破绽欲攻时,太渊总能先他一步变招——仿佛秋风未起,蝉已先知。

在冲虚道人的剑刚要动时,太渊敏锐的心神之力已经洞察秋毫。

“经此一战,贫道的剑术倒是获益良多。“太渊话说一半,含笑不语。

冲虚苦笑出声,白须微颤:“老道这点粗浅把式能入真人法眼,倒是福分。“

话虽如此,可冲虚道人心中却五味杂陈。

自己穷尽一生钻研剑术,积累的经验,太渊却能在短短一场比试中快速汲取、融会贯通,这怎能不让他感到苦涩与不甘?

若非太渊修为深不可测,换作旁人,他恐怕早已暴起发难了。

太渊敏锐地捕捉到了冲虚道人的情绪变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受惠于这场比试,也该有所回报。.5/2¢0-s,s¢w..¢c`o/m·

况且,日后还想着借阅武当派的藏书,若能帮冲虚道人突破瓶颈,往后行事自然更加方便,而且多一位求道路上的道友,或许能给自己带来稍许灵感也说不定。

念及于此,太渊神色一正,问道:“道长,可知【玄关一窍】?”

“玄关一窍?!”

冲虚道人浑身一震,面上神色变幻不定。先是惊诧,继而沉思。

玄关一窍,简称玄关——是道教丹道中最秘的机关隘。

由于道家教派之间的差异和戒律制约,丹道玄关一窍向来秘而不宣。

大都师徒相授,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这样道友与道友之间心照不宣,守口如瓶,局外人就更难以知晓了。

冲虚道人真的没想到太渊一上来就是机要,立马端坐正身,琢磨语句,缓缓开口。

“玄关一窍,乃先天一炁,此乃万法英华,金丹之枢纽。”

“在于灵宝谓之玄珠,在于神霄谓之真王,在于雷法谓之雷祖,在于炼度谓之水火,在于南极谓之圆光,在于老君谓之法主,在于符水一谓之灵光。

“此是真一之炁,变化无量大神,可降伏六天魔鬼,可追九地精灵,炼度亡灵以生天,解释多生罪咎。此道法之至秘,不宜轻泄,即招天谴罪非轻也。”

太渊听完说道:“冲虚道长既然知道玄关一窍,那接下来就好说了。”

“玄关一窍通时,操之存之,初不相离,恍惚自然,大如车轮,形见其神,神见其形,形神相杂,心生踊跃,其光自散。如日月照虚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矣。神归体则真神自灵……”

听得太渊这般活灵活现地描述,冲虚道人的面庞上流露出向往之色。他平常里也读过不少丹书,口中念叨起一首道诗:

“一窍玄关要头路,非心非肾最幽深,膀胱谷道空劳力,脾肾泥丸实可羞,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内细搜求,原来只是灵明处,养就还丹跨鹤游。”

此诗的意思是说,玄关一窍是修道的正道正门,若入得此门便进入了通向成功的捷直大道,但这玄关妙道不是平常人能轻易进入。

如同神明的明心见性,依经依诀解说的多,会做会行的少之又少,循级渐进又有找不到门路,以至于各派丹家皆按己悟所指。

太渊目光灼灼,接着追问道:“冲虚道长既然知晓玄关一窍之妙,那么可曾勘破其所在?”

冲虚道人闻言,苍老的面容顿时泛起苦涩,连叹三声:“难!难!难!”

“祖师《玄谭全集》中虽有明示,奈何后世弟子根器浅薄,不解其意,甚至当做荒诞之言亦有。”

太渊眸光微动:“《玄谭全集》?”

冲虚道人抬眸,看向太渊,心中暗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