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从这条路进山,需要翻过五座大山,才可以到达老宋说的地方。”
宋家沟村进山路口,给林辰带路的宋国富指了指前面大山里:“前面两座山,这条山路还很清晰。”
“我们村里的人,偶尔进山摘野菜还是放养牲口,打猎,那都会走这条路。但是两座山之后,这小路便没了,便需要你们自己分辨道路了。”
“不过仔细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道路的痕迹。虽然大部分人都不会再深入,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采药人和猎人,就像老宋那样,会进入深山。”
“这深山里,其实本有几个猎虎和采药人的小村庄。但因为几十年前,禁止普通人打猎和采药,所以深山里面的村庄都荒废了,人也搬了出来。”
“再说不搬出来也没办法了,近些年这药材很少见。这野生动物,就更别提了。”宋国富苦笑:“前年邻村有个调皮的小伙子,进山打死了一只土豹子。因为这只土豹子是珍稀动物,他被判了五年。”
宋国富摊了摊手:“这事搞的,谁还敢打猎?”
“从那之后,咱们这十里八村挨着伏牛山的人,便不敢再打猎了。毕竟这山里的动物可珍惜的很,一不小心就会被判刑。”
“嗯。”
林辰苦笑,他知道宋国富是不知道哪个掏了一窝鸟蛋便被判刑十几年的大学生。他要是知道这个,估计会替邻村的村民感到庆幸。
幸亏这村民只是打死土豹子,没有掏鸟蛋!
“林先生,你翻过五座大山后,便会在第六座大山山顶,看到一个宛如活化石般的大榕树。”
“那个山顶,是附近伏牛山脉几十座大山里最高的高峰。山顶上的榕树,也是一颗神树。”
“这颗神树不知有了多少年的树龄,有人说五百年,有人说一千年,有人说五千年,更有人说一万年。”
“反正它现在已经成了活化石。”
“我还是小时候跟我爹进山见过一次,我记得那树皮,都宛如玉石,无比坚硬。”
“我们用砍刀和电锯砍上去,都只能砍出一个白印,丝毫伤不了它。”
“因为这个,这株神树被十里八村的村民誉为神树。以前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进山拜神树,祈求第二年财运兴旺,或者多子多福。”
“别说,这株神树还挺灵的。”
宋国富笑道:“我记得当年我爹带我进山,便是因为我那会身体不好,村里医生都说我可能会早夭。”
“但我爹带我进山,让我给神树磕头后。等我回了村,身体便一天比一天好。”
“最终活到现在这六十来岁,还很硬朗。”
宋国富再次说道:“后来随着十里八村的人大部分都进了城,所以这神树也就没人提起,很少有人再去了。”
“不过十里八村的老一代人,基本都见过这神树,上过这神山。”
宋国富叹了一口气,显然对于神山和神树断了香火,有些耿耿于怀。
对此,林辰也没什么好说的,也不好安慰宋国富。
毕竟现在全国各地都是城市化,大部分村庄都变成了无人的荒村,整个村子都搬进了城市。
这宋家沟村以及附近的十里八村变成了荒村,倒也很正常。
“林先生,我这腿脚不好,没法给你带路。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也没法给你带路。”
“只能让你自己摸索进山,真是不好意思。”
看着林辰,宋国富苦笑着说道:“林先生,你这样救了老宋,我却没法派人给你带路。”
“我这老脸真是羞愧,真是没脸见你了。”
宋国富很是惭愧,按理说他应该派人给林辰带路的。
但是实际上,他却根本没法派人给林辰带路。
因为现在宋家沟村里真正去过神山见过神树的,基本都是他和宋国平这个年纪的人。
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最年轻的都六七十岁了,那里还能给林辰带路?
而年轻人,那大部分都出外读书和打工了。就是有几个留在村里的,那也没有去过神山,见过神树,也没法给林辰带路。
现在这宋家沟村就是青黄不接,宋家沟村的年轻人,早就忘了祖辈赖以生存,爬山涉水的技能!
“这个不怪你。”
林辰笑了笑,他知道这事的确怪不找宋国富。毕竟他总不能让六十来岁的宋国富,给他带路?
纵然宋国富自己愿意,但是林辰也不愿意。
毕竟以宋国富的年龄,寻常人走两天一夜可以到达的神山。估计这宋国富,便要走三天三夜。
而且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把自己留在神山,在神树下长眠。
所以赶时间的林辰,纵然是宋国富愿意和他一起去。但是林辰,也不会让宋国富带路。
林辰清楚,这宋国富口中的神山上的神树,应该便是他要找的树精。
不过按照宋国富的叙述,这树精,似乎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