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游戏 > 无限,王座之下(至1266章) > 分卷阅读2623

包括ce.69年郝浪驾驶ginn出战过的那次首秀,地球方同p.l.a.n.t的关系都只能称为互相间偶有冲突,而远远谈不上战争。

这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当时的矛盾未曾激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此之前的p.l.a.n.t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即使是ce.69年的那次武装抵抗,p.l.a.n.t加班加点武装出的扎夫特军队倾尽全力也仅是击退了当时地球连合的一支舰队而已,甚至都没有全歼,因为那时的扎夫特兵力太少,苦战过后并没有追击的余力。

地球与p.l.a.n.t,真正的战争就是从ce.70年开始的。

由强硬派领袖帕特里克.萨拉领导的扎夫特在这一年里得到了p.l.a.n.t最高评议会的全力支持,其发展速度堪称恐怖。

而p.l.a.n.t那能够供应大半个地球工业品的生产力一旦被动员起来、又转移到军工上,在调整者普遍素质都优于自然人的情况下,短时间内p.l.a.n.t竟然展现出了能够与地球连合匹敌的实力,这一点,可以说在更早的时候谁都没有料到。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怀疑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地球连合会获胜,甚至连p.l.a.n.t内部都有很多人这样觉得,然而现实最终呈现的结果,却与人们的预测大相径庭---由双方正式宣战开始计算,状况在双方损耗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竟然整整持续了十一个月,理论上兵源数量被连合碾压的扎夫特直至今天都没有要落败的迹象。

战争一旦胶着,且时间延长,那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肯定会慢慢增多。

ce.70年以前,因为人类已经长时间未曾经历过战争,联合理事会或者后来地球连合里的那些军部将军们其实很难看出各自的能力,毕竟军队就是要通过实战才能检验,即使某位将军特别擅长练兵,又或者平时看上去很有谋略,但到底会不会打仗,上了战场又靠不靠谱,那就始终只有实战测试过了才知道。

所以,那个时段的地球方,理论上是没有名将的,ma驾驶员虽然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检测,但到底也和军官们一样,没上过战场的战绩都作不得准。

地球方如此,p.l.a.n.t就更不用谈。

如果说地球这边还只是因为没有仗打而无法评测出军官和士兵的实战能力,但到底还是有平时训练依据的话,p.l.a.n.t则是在ce.70以前连正规军队都没有,帕特里克.萨拉尽管组建扎夫特的时间较早,可早期的扎夫特一直隐于暗处,受限于当初联合理事会给予p.l.a.n.t的‘不允许拥有任何形式之武装、军队团体’的压力,扎夫特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那些年里他们唯一的贡献大概就是默默完成了ginn的开发,为后来调整者能够最后一搏打下基础。

但这样的扎夫特,要说知名度那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在双方宣战后早期的时间里,互相间对彼此军队的了解其实都很有限---像战舰、ms、ma这样的战争兵器可能获取情报的速度还快一点,可对于对方阵营里哪些将领比较牛逼,哪些机师、驾驶员、舰长需要注意,哪些年轻一代的军官比较有潜力,可以说大家都是两眼一抹黑,脸上写着的都是懵逼。

所以那段时间里,大家的战法都很暴力,既然没办法根据对方指挥官、一线将领的个性风格进行针对性布置,那就只有按自己擅长的办法硬怼,所谓的计策或者谋略能不能奏效,很多时候也只能看运气。

毕竟连知己知彼都做不到,如果说还要把战争胜利的结果归根到指挥官‘算无遗策’,那就只能是个笑话。

但这样的状态,终究是会改变的!

随着战争延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无论地球连合还是扎夫特,都有大量优秀的个体于军队中涌现。

他们有的人是军部的大佬、有的人是前线指挥官、也有人是战斗兵器的驾驶员,甚至年轻的副官、战舰的舵手、通讯员、维修兵,都会有出色之人从军队里脱颖而出,其中一部分就会被对方收集到资料,然后点对点地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要是关注的目标是像战舰指挥官或者舰队总指挥这样的,收集方还会把他们的战绩、性格、指挥风格等特点整理完毕后统一发到一线,让一线的指挥官和副官们都能自己区研究,以求将来在战场上万一遇到对方能够做出应对。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战斗兵器的机师身上。

因为多次实战已经证明了今时今日的单兵力量确实在小规模战斗里具备左右战局的能力,即便战斗规模扩大也同样能发挥出巨大影响力,所以无论地球连合还是扎夫特都有尽量去收集对方军队里那些优秀机师的情报。

两边整整打了一年的仗,如果说一年前大家都不知道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